58看书 > 都市小说 > 三史剑客闹大唐 > 第004章初露端倪(1/3)

第004章初露端倪(1/3)

上一章三史剑客闹大唐章节列表下一页
三史剑客闹大唐有声小说,58看书在线收听!
郑矬子来此县不过两年而已,可这个县却很不一般!

武成县,是天授二年以武则天的武姓来命名的县,全唐里这类县少之又少。是一座连续十余年未出大案的县,按现在的提法,也就是模范县。可他来这当差,不到两年就出这般大事,这还了得?

郑矬子的官运,谈不上亨通,混上县令,也够辛苦的。

唐代科举制盛行,他考三次,用九年。两败一胜,毫不容易捞个进士,但年纪不轻了,成绩也谈不上优秀。这样,他虽多次投机钻营,但能力有限,最终还是未能留在神都洛阳或道府苏州,眼巴巴地被派往江南道海边小县,先是在舟山一带的一个小县当了两年县丞,相当于今天的副县长,然后被派到新命名的这武成县当县令。

现在出了命案,这可是狄国老最感兴趣的事,但对他来说,却是霉运,唉。

武则天感兴趣的地方,谁敢弄出这种让她不高兴的事?

郑矬子顾不得多想,忙令县衙更夫去通知县丞、县尉、衙役等回衙商议。

这样折腾到天快亮时,衙内当差的人员才得到消息,前后赶来。此时已是太阳初升,衙内升堂的时刻了。

咚咚咚——

郑县令带着幕僚刚踏进前堂,背后便响起了擂鼓声,当然,这是往日听惯了的堂鼓声。

唐代官员,州县以上的一般上午在府内视事,下午休息。但七品这一级的县令所置身的县衙里当差的官爷,则遵循严格的作息时间,一般是早五点或七点开始衙门内视事,中午吃点东西休一阵后又开始下午的视事,直到晚七点至九点,县太爷下堂后由衙役到门外打鼓,大伙才散去。

唐代官员所述视事,今天叫上班。

县太爷出城到边远地区的乡村探案,一般是要骑马而去。但出事的那个怀南乡却是个山区,马难进去。

县太爷步行上山?太苦了吧?

不去了?也不行的。武则天看重的县里发生命案,县令不去现场探案,万一狄国老怪罪下来,岂不自找苦吃?

可山区步行,并不是那么好走的。

一个衙役想讨好郑矬子,说可以请一部肩舆,让人抬着进山。

什么叫肩舆?肩舆就是唐代流行的简易轿子,当然不是皇帝与三品以上重臣及其家属坐的那种豪华轿子。

这种简易的轿子,也就是椅子两连绑上两根木杆加固后由两名轿夫抬着向前走的那种,当时一般只供老弱病残者或女子乘坐,官员则禁用。

唐时,像县令这样的七品官是没有坐轿的资格的,当年的社会上也不流行一般官员坐轿。

当年流行的交通工具,不外乎是骑马,坐牛车。可这些交通工具却进不了某些地势险要的山区。

虽然县衙所提的馊主义让郑县令动了心,但想来想去,又觉得这样易被人下套。所以,郑矬子最终还是打消了坐肩舆进山的念头。

这位县令虽没见过武则天,但却非常害怕武则天。当然,这类事,武则天未必能管得了,县官不如现管嘛。武则天不是县官,而是在洛阳日理万机的女皇,自然更难察觉现管的事。

不过,郑矬子还是怕被那些看上其县令这把交骑的副手们告状到京师,那样易被上边发现。所以,他不敢张扬,只得带着自己的人马,准备先骑马走到山区边上,然后下马爬山步行。

诸位读者可能奇怪,那两个报案的马不是马么?不是从山区来的么?这么问,倒似乎有点道理。但那是陆桐与魏康顺从六合村南边的险要关口抄近路下山后借外村农家的马绕大圈狂奔而来的,可县太爷是书生出身,别说让马狂奔,恐怕让马由人牵着慢走,也不一定做到当日赶到案发地。

没办法,郑矬子先按县尉的提议,让十几名会骑马狂奔的衙役跟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三史剑客闹大唐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