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看书 > 都市小说 > 中华世纪谈 > 外一章 王莽的土改(1/2)

外一章 王莽的土改(1/2)

上一章中华世纪谈章节列表下一页
中华世纪谈有声小说,58看书在线收听!
王莽做皇帝的时候也搞过土改。

他是为了解决土地兼并问题。因为土地兼并造成贫富差距过大,进而造成社会不安定。

王莽说:“古者一夫田百亩,什一而税,则国给民富而颂声作”。上古时期实行井田制,一家一百亩田,交十分之一的税,国家和个人都很满意。但是“秦为无道”,废除了井田制,由此出现土地兼并问题。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穷人生活不下去只好卖身为奴,去给富人当牛做马。汉朝虽然名义上减轻了租赋,只收三十分之一的税,实际上各种杂税、劳役、田租加起来,达到十分之五。穷人交完税不够吃了,活不下去了,就会去犯罪。社会的安定团结因此被破坏。

王莽是儒生。在儒生眼里“古者”都是好的,完美的。王莽认为井田制被破坏造成土地兼并,土地兼并造成贫富差距,贫富差距造成社会不安定。因此,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恢复井田制。

实际上,井田制被抛弃并非因为秦国“无道”,而是因为井田制不能适合社会发展,不能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西周实行井田制,到了东周逐渐被各个诸侯国废弃。最早破坏井田制的不是“无道”的秦,而是儒生眼中的圣人周公的鲁国。

井田制是公有制、平均主义的产物。井田制或许可以带来稳定,消除贫富差距,但不利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土地私有化的确会造成土地兼并、贫富差距问题,但同时可以调动生产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

贫富差距这东西,大了不行,小了也不行。贫富差距越大,社会不安因素就越多,社会矛盾就越尖锐。贫富差距越小,奖勤罚懒的刺激越小,经济发展越慢。

现在用“基尼指数”来监控贫富差距问题。基尼指数用0-1之间的数来表示收入分配差异。“0”表示绝对平均。“1”表示绝对不平均。警戒线是0.4。超过0.4,意味着贫富差距过大,社会开始变得不安定。小于0.2,意味着贫富差距过小,社会发展的动力开始降低。

中国在改革开放前基尼指数一直是零点一。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百姓温饱都成问题。但百姓的心态平和。大家都穷,就不存在心理不平衡问题。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开始加速,中国不但解决了温饱还实现了小康。但少数人先富起来将平均线远远甩在后面,基尼指数很快突破0.4的警戒线。社会心态开始失衡,犯罪率开始上升。

实践说明,贫富差距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需要做的事是把贫富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而不是消灭贫富差距。

但王莽想做的事恰恰是要消除贫富差距,达到他想象中的完美状态。

王莽把贫富差距归咎于“豪民侵凌,分田劫假”,简单地说就是地主的剥削。“豪民”通过土地买卖完成土地兼并,害得农民失去土地,失去生活来源,不得不给豪民当牛做马。

王莽于是下达《定国是诏》,宣布进行土地改革,把所有土地都收为国有,平均分配,恢复井田制,禁止土地买卖。

他希望建立一个耕者有其田、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都是谦谦君子的和谐社会。这是古代《周礼》描写的理想社会。因此王莽改革也被称为托古改制。

《定国是诏》下达后,“土改”工作全面铺开。王莽要求地主把多占的土地交出来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

实行土地国有制,恢复古代均田制。一对夫妇一顷地,多退少补贫富齐。这跟“解放”初期搞得土改几乎没什么两样。

同时王莽规定奴婢也有人权,主家要把奴婢当做自己家的一分子,称为“私属”,相当于户口本上的“其他亲属”。杀害和买卖奴婢都是犯法的,按杀人和拐卖人口罪论处。

王莽试图通过冻结奴隶买卖方式逐步消灭阶级,消灭压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中华世纪谈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