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看书 > 都市小说 > 三国之谋伐 > 第一百五十七章 对峙期与南方再乱(3/4)

第一百五十七章 对峙期与南方再乱(3/4)

上一页三国之谋伐章节列表下一页
三国之谋伐有声小说,58看书在线收听!
合法性,诏书跟一张废纸没什么区别。

更何况公孙度本人在董卓任命的辽东太守的基础上,自己给自己加上了辽东侯、平州牧,如此赤裸裸地蔑视朝廷,显然超出了刘备这种人的忍耐。

一旦刘备成功,那么很有可能就是天子刘虞一道诏书,废掉他在辽东的基业,即便公孙度选择抗旨不尊,青州大船随时能进攻辽东。

这股危机感深深地刺痛到了公孙度,因此作为一名只想在辽东称王称霸,对中原地区毫无野心的边缘小诸侯,即便他对中原再没有想法,也只能被迫选择站边,宁愿让袁绍赢,也不能让刘备胜!

并不是他野心勃勃,实在是形势所迫。

所以陈暮早就算到了公孙度会选择怎么样的一个站队方式,以及应对方式。

只是他没有想到,公孙度居然花了那么久的时间才做出决定。

按照陈暮的设想,早在当初公孙瓒最艰难的时候,他就应该主动出兵,而不是等到这个时候。

当然,这些也都无所谓。

关键是他既然选择了出兵,那陈暮也确实该动用徐荣这步棋了。

在冀州这件事上,陈暮不仅得防着敌人,还得防着盟友,公孙瓒野心勃勃,如果让他占了冀州,对于刘备来说,绝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利用公孙度就在所难免,但也绝不是要公孙瓒死,他还有他的用处,至少现在还没有到他死的时候。

“嗯......”

陈暮思索片刻,目光投向东方,喃呢自语道:“至少辽东,应该也要回到大汉的怀抱了。”

.......

.......

到永汉二年一月份,也就是公元198年2月,高览张合大军南下,浩浩荡荡支援邺城。

对于关羽和陈暮来说,前线的压力非常大。

双方在邺城附近的游骑、斥候、探马,不断交锋,小规模战争不断。

对峙了一个多月后,到永汉二年二月份,洛阳军选择了撤退。

并不是战败了,而是后续的粮草出了一些问题。

刘虞去年为了解决河南地区大旱,拯救数十万灾民,给曹操和孙坚拨了不少陈粮,导致洛阳粮食储备少了不少。

本来这也没什么,剩余的新粮还有数百万斛,一斛等于一石,当时士兵每月平均吃3石粮食,以洛阳军有六万人算,支撑三四年不是问题。

问题是陈暮这次用计策俘获了而三十多万黑山军,其中军队数万,家属二十多万。黑山军大部分都穷困潦倒,俘获他们短时间内不能给朝廷带来利益,反而是负担,要拨不少粮食给他们。

除此之外,为了挖掘水渠,修筑大坝,陈暮调了上万民夫,这些人也都要吃饭。

因此原本计划是前线准备给士兵的粮食,临时被调了不少,而后续从洛阳运过来的粮食还没有抵达,导致这中间出现了一些空档期。

并不是缺粮,而是跟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失败一样,原本囤积在前线的粮食,因为这两个突发状况而消耗得太多。

虽然钟繇在怀县,还在源源不断地往前线运送粮草,但本来计划大军能用三个月的粮草,第二批粮草在两个月后抵达,结果突发意外,大军粮草用尽,后面的粮草没有跟上,自然只能撤兵。

安阳城池被拆毁,关羽军与朱儁军撤退到了荡阴,他们这边一退,袁军就开始进,作为第二梯队的赵云掩护他们后撤,率领大军击退了袁军前军,保护他们回到了河内。

敌我态势再次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三国之谋伐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