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看书 > 历史小说 > 联邦超能异调局 > 第510话,主观盲区的茧房(2/2)

第510话,主观盲区的茧房(2/2)

上一页联邦超能异调局章节列表下一章
联邦超能异调局有声小说,58看书在线收听!
入各自主观盲区的茧房。

不是卡尔贬低其它探长,而是卡尔一直谦虚地承认,人类很难克服经验带来的自信膨胀的毛病。

几千年前有一位人类智者也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

他叫孔子。

人类大脑倾向于用现有知识储备解决问题;

其次是克服惰姓,用发散思维思考新思路;

最后才求诸外界干扰。

司法部虽然有犯罪科学组,但办案多年的探长们,自诩在体制内和犯罪分子打交道足够深入,对纸上谈兵的“学者”、“科学家们”并不感冒。

即使偶见犯罪科学组帮助破案的新闻。

大多探长并不依赖犯罪心理学专家、犯罪行为学专家的――大学都学过理论知识,办案实践结合印证。

除了觉得古早刑侦技术神奇不靠谱外,还因为科学组的研究过于理论化,都是基于过往数据统计。

可卡尔觉得,现代刑侦办案分类越来越细,许多刑事侦查早已自立门户,如经济类的经侦科。

大家在各自领域深耕,远远不如古早专家们对大量、多种类犯罪分子的知识面广阔。

“嗯,你说说你的想法。”

刀疤局长喜怒难辨道。

显然也觉得,在座各位探长加起来,办案经验超过150年。

以实践理论相结合的科学组,难道还能做出更有效的判断?

“杀人帖子和犯罪召集令,一定存在某种有规律的模式,只要他们是人,就算是好几个,也能通过用语习惯、句子叙述方式等,推导出我们看不见的信息,我觉得,还是请科学组吧。”

卡尔言简意赅,说了等于没说。

总不能让他大肆吹捧犯罪心理学和犯罪行为研究科学的好,这会让其他探长不舒服――老江湖老油条,哪个不带点隐形的自负?

但刑侦人员看到的,大多是表面因素:作案动机、手法等。

科学组研究的,是无数罪大恶极犯罪者的心里历程、行为模式,追溯到童年经历、家庭背景……

叠加大数据很笼统,但最有说服力。

卡尔至今还记得,在仲亚警校,他的刑侦科学老教授演示了很多案例――在先进刑侦科学技术没发展起来的七八十年代,古早刑侦技术的犯罪心理行为研究,在破案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现在痕迹学和生化检验科学发展突飞猛进,犯罪心理和行为科学,火速退出舞台,退居二线,更多被当成理论教学,在刑警早期学习里作为基础。

制大制枭。而探员们通过实践办案,得到的经验,在往后刑侦生涯里更为有用,便逐渐淡忘理论知识……

“嗯,尽快让科学组的老教授进来。”刀疤局长点头。

而后,每个负责人共享了案件疑难点,一起分析、统一了办案方向――

鉴于引起巨大的社会恐慌和联邦大统领府的高度重视,之后侦查重心,主要以蹲守和预防为主。

先按住黑兜帽五人团伙的作案势头,等他们黔驴技穷,再慢慢泡制抓捕。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联邦超能异调局章节列表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