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看书 > > 追猎三国 > 第七十四章 五事七计(2/2)

第七十四章 五事七计(2/2)

上一页追猎三国章节列表下一章
追猎三国有声小说,58看书在线收听!
本上每一位兵法家、谋士都会读这本书,而且对这本书也是推崇备至。

尤其是曹操,还特意的将《孙子兵法》整理校注,现在流传的最广泛的版本之一就是曹操校注版本的《孙子兵法》。

而《孙子兵法》的第一篇为计篇。

这里的计,可不是三十六计中计谋的计,而是计算的计。通过对双方综合实力的评判,就能观其胜负,这才是取胜的基石。

孙子观胜负之法,在于五事七计。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以洛阳局势为例子,如果董卓与各镇诸侯发生战争双方的胜负如何,陈宫向江峰做出了如下的分析:

第一,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就是考量自己这边的力量能不能上下一心,同力抗敌。

很明显,董卓这边西凉军、洛阳军、西园军、并州军各军混杂,向汉向董之人鱼龙混杂更是各有心思,墙头草也都在隔岸观火。吕布图谋诛杀董卓,西凉军背井离乡、军士思归,洛阳军又大部分是向汉之人。这一条上,董卓完全不及格。

但是,各藩镇诸侯同样也好不哪里去。他们群龙无首,即便是推举出了袁绍为盟主,但是也不能并力一向。因为他们本就各怀心思,谁都不想自己出力别人占便宜,最终也只能是互相推诿,迁延观望。

第二,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就是说的天气情况,适不适合打仗,毕竟古代人抗击自然条件的能力要差很多,所以天气的影响也就格外的重要,事实上即便是现代,天气也对军事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诸侯发兵的时间是初平元年正月,也就是公元190年二月份。天气寒冷,人无棉衣,马无肥草。这样的天气,两军根本不可能进行长途跋涉的战斗。因此,战事一开,必然进入僵持阶段,谁都不可能轻易进军。

第三,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虎牢关一带,是咽喉要地。历史上诸多著名战役都在这附近发生,比如不久后的官渡之战、唐太宗李世民以少胜多击败王世充的战役,都是在虎牢关打的。

董卓据有虎牢关,只要能守住此要地,就能扼住诸侯联军的咽喉,使其难以前进。

在历史上,如果不是白波军击败了牛辅,迫使董卓做出了退居长安的选择,单凭诸侯联军的实力,真的难以攻破虎牢关。

第四,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双方主将用兵的能力,也是临阵对敌的关键。诸侯联军以曹操和孙坚为先锋,这两人都是开辟一方霸业的枭雄,实力强劲。但是可惜的他们的大将军袁绍以及副盟主袁术是个草包,总给两人使绊子,因此实力大打折扣。

而董卓这边也好不到哪里去,徐荣严而无恩、华雄勇而无谋。在加上吕布在其中制衡,当然赢不了对方。

第五,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就是具体管理军队的条令,官员的任用等事宜。这往往能决定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军法合理严明,则众将临战不怯。军法不严,则将士无心恋战。即便双方兵力相等,也可能出现一边倒的情况。

以此五事,所以有七问,是谓: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董卓与诸侯练军半斤对八两,胜负难料。

但是吕布所带并州军,上下一心并力一向,吕布之勇加上江峰之谋也算的上有勇有谋,各将治军严禁,士卒勇猛善战,又迎合天时地利。

所以,此战董卓不可胜,诸侯不可胜,唯有江峰胜算最大。看深夜福利电影,请关注微信公众号:okdytt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追猎三国章节列表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