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看书 > 都市小说 > 明朝大昏君 > 第324章 207 丝绸之路2(3/5)

第324章 207 丝绸之路2(3/5)

上一页明朝大昏君章节列表下一页
明朝大昏君有声小说,58看书在线收听!
市,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可是一旦没有成功,他们必然会频繁的犯边。到时候甘肃一带的压力会陡然增加,朝廷必须要在甘肃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然肃州到京城四千里地,我朝又丢失了河套地区,因此后勤压力会很大。以我朝目前的财政情况,长时间支撑西北战场,花费太高,压力太大。一旦我们陷入和土鲁番长期的冲突当中,会直接影响朝廷其他的事情。特别是大同、宣府、榆林对抗鞑靼右翼,还有辽东、蓟州筑城的计划。对于大明朝来说,这才是当务之急,也是必须要完成的事情。西北之患,只是微不足道的小隐患。朝廷解决问题应该要有先有后,先解决鞑靼右翼,解决筑城问题,稳住京城安危,其他问题都要靠后。为了完成朝廷最重要的事情,这个时候朝廷应该是稳住西北,稳住土鲁番。”

朱厚熜挠挠头。

手底下的大臣,出现了纷争。

朱厚熜听杨一清的话感觉很有道理,可是现在听汪鋐的话也是很有道理。

杨一清是想要继续打击土鲁番,未来可以一举拿下哈密,甚至击溃土鲁番,控制土鲁番。为了这个目标,应该是困住土鲁番。这是一个很积极的防御策略。

汪鋐的意思是,先稳住土鲁番,解决鞑靼右翼,解决草原之患。最后再处理土鲁番,事情要有先有后。

感觉都不错,都有道理。

在朱厚熜举棋不定的时候,杨一清和汪鋐开始了一番论战。两个人都是领兵打过仗的,都是非常有能力的官员。两个人都是为自己的战略辩护。

从对手、兵力、后勤各方面进行分析。

很快吏部尚书王宪也加入进来。他们三个人都是熟悉兵事,开始辩论之后,其他人都很难插嘴,因为其他人在兵事方面都差了很多。

朱厚熜静静地听着。

听了好一会,朱厚熜道:“杨卿。”

“皇上。”

“若要解决土鲁番,朝廷需要派出多少人?”

“不少于十万人。西域情况纷杂,土鲁番和东察合台汗国关系紧密,都是察合台汗的后裔。因此想要彻底解决土鲁番,朝廷最少需要出动十万军队。”

“出动十万人,需要动员多少民夫?”

“西北地区调动部队不容易,粮食供应更困难。十万人当中后勤兵大约需要三到四万人,还要配备不少于二十万的民夫。这不包括后面省份要调动的民夫数量。”

杨一清给朱厚熜大致算了一下。

朱厚熜点头。

想了想道:“若土鲁番这几年连年犯边,每年朝廷要给陕西三边增加多少拨款?”

“若土鲁番每年一次万人规模的犯边,那么朝廷需要增加三十万左右的支出。若每年有两次以上万人犯边的情况出现,朝廷最少需要增加五十万左右的支出。”

杨一清很认真的回答。

每一次打仗,花的钱会很多。这个钱包括很多方面,防备敌人做的准备,战争消耗的物资,战后朝廷的抚恤等等。每一次只要打仗,钱都是哗哗的流出。

“皇上,杨阁老还少算了一点。那就是频繁的战争,直接影响甘肃的安稳,会有更多的诸番配合土鲁番叛乱,进一步增加朝廷的开支。以及频繁的战争,会影响甘肃百姓的生活,破坏当地的农业。为了稳定边疆,这些都需要朝廷的支持。到时候朝廷不仅要防备土鲁番,还要防备境内诸番,以及养活甘肃百姓。”

汪鋐开口。

朱厚熜道:“按照卿的意思,若开边的话,这些都不存在了?”

“皇上,杨阁老有句话说的是对的,那就是土鲁番本身的实力是有限的。以土鲁番的实力,想要打入嘉峪关是很困难的。从这些年土鲁番的动作来看,他们的目标只是控制哈密,获得大明朝和西域势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明朝大昏君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