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看书 > 都市小说 > 明朝大昏君 > 第325章 208 施政湖广(3/7)

第325章 208 施政湖广(3/7)

上一页明朝大昏君章节列表下一页
明朝大昏君有声小说,58看书在线收听!
利益。

因此大家都关注这个事情。

张璁来到湖广之后,第一时间并没有做什么事情,而是开始到处转转,看看湖广的情况。很多事情只有亲自看到,张璁才能够制定计划。就这么转悠,张璁就花了快三个月时间。

“张中丞(张璁),湖广情况非常复杂。是全国宗藩最多的省,又有大量的土司,这里的百姓来源更是复杂。如此地方不应该是宽仁治国,以收民心吗?”

湖广按察使杨守礼和张璁说话。

因为张璁转了湖广一圈之后,第一个见面的就是湖广按察使杨守礼。杨守礼是山西人,正德六年(1511年)的进士,担任过户部主事。后来调到湖广担任湖广按察佥事。

在这个位置上,他表现非常好。

特别是面对当时横行荆州一带的贼寇,他使计抓住了贼寇魁首,灭了这股在朝廷都挂号的贼寇,名气大增。之后他接连灭了不少在湖广横行一时的贼寇。

靠着这个功劳,杨守礼先是成为了按察副使,接着升官为湖广按察使。

杨守礼现在还是很年轻的,不过四十二岁。

张璁和杨守礼见面之后,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在湖广进行“严打”。为了完成“严打”,张璁跟皇帝要的两个人,也都是安排到了按察使司。朱纨被朝廷任命为正四品的湖广按察副使,徐阶被任命为正五品的湖广按察佥事。

但张璁想要“严打”,杨守礼却直接质疑张璁。

杨守礼心中的确是有一些不满。自己入仕十五年时间,在地方努力那么多年。甚至在湖广抓了多少盗贼,平定了多少土匪,才能够升官为正三品的地方按察使。

可是张璁呢?

七次会试落第,入仕五年竟然就能够巡抚湖广,自己还要听他的命令。心里怎么可能舒服。

张璁笑着道:“汉昭烈帝入益州,武侯治理益州施以重典。蜀郡太守法正质疑,言道:‘高祖入关中,除秦国之苛法,约法三章,宽禁省刑。关中之老百姓,无不感念高祖恩德。今武力据益州,未能垂恩德于地方,反强加压制地方,如何取信于地方。望公能刑少禁缓,以争地方士人之心。’。武侯回道:‘先生知其一,不知其二。秦以暴政虐民,民不得不反。高祖约法三章,乃针对此弊病,随采取宽刑弛禁。然益州情况则不大相同,刘璋暗弱,地方豪强做大,以致德政不举,威刑不肃。地方豪强专横跋扈,为所欲为,君臣之道,破坏殆尽。地方豪强专横,刘璋未能治理,却给予高位,予以安抚。刘璋顺从地方豪强,施以恩惠,地方豪强却无感恩,反而轻慢无礼。这才是益州最大弊病。如今我们威之以法,地方豪强才能知晓何为恩德;限制爵位,爵加之后,才能感受爵位的尊荣;刑法和恩赐相辅而行,上下程序正常,政治才能清明。’”

张璁讲了当年诸葛亮治理益州的事情。

其实这个事情大家都知道。

能够中进士的,应该说只要是能够中举人的,关于诸葛亮的事迹,都是了如指掌。张璁继续道:“如今湖广之情形,和武侯治理益州之时的益州情形颇为相似。宗藩在地方无人节制,土司管辖之地成为国中之国。且因历史原因,湖广大半人口都是来自其他地区的移民,在漫长的迁移过程当中,他们更重视宗族。宗法高于国法,宗族威严高于官府威严。还有千里湖广,各种贼寇横行,目无王法,不把官府放在眼里。这些人都视大明律为无物,都轻视朝廷存在。不仅不懂朝廷法度,对于朝廷恩赐理所应当。此正是地方宽松之原因,也是湖广最大弊端。因此想要治理湖广,首先必须要威之以法,让所有人明白大明律的威严。只有树立朝廷威严,官府命令才能够贯彻下去。”

杨守礼忍不住看了侃侃而谈的张璁。

杨守礼在湖广多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明朝大昏君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