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看书 > 竞技小说 > 生死门:春之秋 > 卷二《春之秋》第十三章 昆仑之困 四(1/3)

卷二《春之秋》第十三章 昆仑之困 四(1/3)

上一章生死门:春之秋章节列表下一页
生死门:春之秋有声小说,58看书在线收听!
洛桑解释道,“imo所在,西面峭壁,南面大河,掉头向北,方有出路。”

大河,我已经说过在古代几乎可以专指黄河了。但是——“imo?”我想一想,问洛桑,“imo是什么东西?”

洛桑回答道,“imo不是东西,是个女人的幻影。”

“哈?”

“是个女人的幻影。”洛桑很肯定地回答,“本来我是要一路向西南走的,到了这个位置,南面出现了大河,看似死路一条。西面的的确确是堵悬崖,毫无攀爬的可能性。虽然我不知道什么是’imo’,但我从东来,只剩下北面这一条路,不绕路是肯定过不去了。就在我决定不管什么’imo’不’imo’,自顾自绕路的时候,一个接一个的晴空霹雳出现了,简直像雷神电母要劈死我一样!忽明忽暗中,一个女人的幻影出现了。无奈那时候我又惊又怕又冷又饿,还没来得及细看,就昏死了过去。”

事情越来越古怪了。女人的幻影?

洛桑说,“醒来后,晴空万里,什么人都没有。我左思右想了半天,觉得’imo’只可能是那个女人。”

imo——imo——

我默默地盘算着这个词。

难道——是西膜——吗???!!!

我惊得蹭一下站了起来!

西膜???!!!

自打我的生命里出现了“析支”——也即“昆仑”这个字眼,你知道,我开始对古代史学和人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约3.5万年前,东南亚雨林里的黄种人携带的型染色体突变为和。又分化为1、2、3三支。其中携带1型染色体的人群主要分布在越南,被称为“黄种人沿海支”。这一支人从东南亚呈放射状扩散到印尼、夏威夷、新西兰和马达加斯加,形成后世的南岛语系各民族,后来也有一些“沿海支黄种人”进入中国。而染色体为2、3和的人群则聚集在中南半岛的西部,称为“内陆支黄种人”。

小冰期使北方天寒地冻,阻挡黄种人北上。直到2万年前,全球气候变暖之后,黄种人的沿海支和内陆支分东、西两条路线进入中国北方,而广西和云南分别是其入口。东支黄种人沿着中国的海岸从广西一路向北扩散,进入浙江、江苏、山东,形成了河姆渡—崧泽—良渚的先越文化和大汶口—龙山的先夷文化;一直走到辽宁等地,形成后来的百越、东夷、通古斯等东夷民族。所以今天东北的满族、蒙族、朝鲜族有较多的1成分。

而西支黄种人的染色体为2、3和类型,他们自云南一路向北,经贵州、四川,分出了两支。其中一支沿着长江往下走,到了三峡地区和洞庭湖平原,发展出了城背溪—大溪—青龙泉的先蛮文化,形成以后的苗蛮民族(mong-ien)。另一支在一万年前左右沿着四川的几条大河继续北上,来到了黄河上游地区,发展出了半坡—仰韶的先羌文化,形成了以后的羌华民族(ino-ibetan)。

来到黄河上游地区的古人,身上仍主要是3的基因,实际上,他们是汉、羌、藏等人的共同祖先。到了距今8000到6000年前的时候,有一支人又从这个3的队伍中分化出来了,从甘青地区进入了河套平原。这支人身上出现117的基因位点突变,他们开始从事农耕,种小米。这支人,就是今天的汉族的祖先!

而若干没有进入河套的羌人部落,在距今约3000年的秦汉时期,羌族中的两支—发羌和唐旄又调头向南向西发展,与当地棕色人种的雅砻土著发生了混血,形成了今天的藏族。

我和洛桑,就处在这个现在这个时间点上!!!

也就是说,从这个时间点开始,华夏大地同时生存着东夷、苗蛮、羌华三大民族体系。

东夷民族体系主要活动在今东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生死门:春之秋章节列表下一页